专题片制作的要素
发布时间:2022-05-19
1、突出生动性
片中的事件主题突出,场面既要自然,又要有气势、生动,
2、突出鲜明性
片中的观点要鲜明,人物个性要突出。
3、强调对比性
片中对事物、人物的烘托,在对比方面要形象、生动,让观众有参照物。 1 镜头运动忌乱
电视与动画、照片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镜头的运动。对镜头运动的主要要求就是平、稳、匀和定位,通过镜头的运动构成新的画面,表达新的信息。
平:就是所拍摄画面,构图应该是平衡稳定,无论是静物,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应保持其水平线的平整一致。而当摄像机位作横向移动时,保持机身的水平也是尤为重要的。
稳:这是对摇镜头的基本要求。通过摇镜头给观众一个被摄体或其背景不断变化的相对稳定的视像。一般而言,摇镜头的速度应该是起幅和落幅较慢,中间稍快。操作时要考虑到全片的节奏。
匀:这是对变焦距操作和推、拉摄像机的基本要求。此外在变焦距和匀速推拉摄像机的同时跟上焦点,保证被摄体的清晰也是保证画面质量至关重要的。
定位:镜头的运动都存在着落幅画面的定位问题。即推、拉、摇、移、跟、甩镜头时,后一个画面定在什么位置。镜头运动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或引入新的主体。因此在操作运动镜头时,摄像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眼明手快,根据主题的要求把镜头定在相应的全景、中景或特写等景别上,并且保持被摄主体始终在画面的相应位置上。
2 色彩还原要真
在电视专题片中,彩色还原的好坏是每个摄制人员都关心的事情,也是衡量电视专题片质量的标准之一。在拍摄过程中,影响彩色还原的因素很多,室内、室外,清晨、黄昏,日光、灯光频繁变化,这就要求摄制人员工作细心。 1、特技效果忌过滥
如今,非线形编辑在电视制作上的广泛应用,大有取带线形编辑的可能,用非线形编辑制作特技,真是易如反掌,得心应手。但是,特技如果运用得当,独具匠心,无疑可以激发观众的欣赏情趣,增强观众的记忆。如果过多的滥用特技效果,不按需要,只图新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随意加上特技,其结果只会使观众对电视片产生厌恶感和不信任感,尤其是科技电视节目,因遵循事物本身的特性去发展,过多过滥的特技只能适得其反。因此特技效果选用是宁缺勿滥,可用可不用的坚决不用;效果相同,其它手段能说明时,坚决不用;可用简单特技说明的问题,坚决不用复杂的特技效果。
2、后期编辑忌“跳”
节目在编辑过程中产生的画面跳动是观众难以忍受的。画面的跳动有以下两种情况。
(1)由于技术性原因引起的整幅画面的跳动与不稳整幅画面的跳动。这种解决办法就是摄像时每次开机要留够6秒以上预卷时间等。
(2)由于蒙太奇组接手法不当而引起的画面情节的跳动。因此后期编辑人员应在充分理解编导创作意图和中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与特写之间、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之间,作相反运动的镜头之间,被摄体与机位景别相对固定的镜头之间进行硬性切换。
3、音乐效果声要有新意
专题片中的音乐,效果声是有生命的,是渲染主题思想的一个重要手法,音乐必须与节目的主题、节奏相吻合的。不同节奏的背景音乐加在相同内容的画面上给人留下了不同的心理效果。音乐的起落、节奏、主题旋律选择合适,将使电视片画面内容相得益彰,锦上添花。
(1)音乐的选择如无特别需要,应尽量避免使用流行歌曲的音乐。采用流行歌曲,歌曲的节奏、旋律、含意与内容往往格格不入,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节目的效果。
(2)电视片背景音乐不要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专题片中的音乐也应该与内容相适应,有起落、有平缓、有高潮、有间歇。音乐的节奏与旋律本身就包含有情绪、思想、寓意,所以决定音乐片断的录用和起止时间、段落是做好电视片配乐工作的基础。
(3)背景音乐的音量选择。一般而言,电视专题片中的音乐是不直接给观众传递信息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视听教材中获得知识60%是取自于画面,30%取自于解说。所以无论如何背景音乐的音量也不能超过解说音量。
相关新闻
-
-
-
-